


2020年7月10日15:00,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开展线上《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集中研学活动,活动由教研室高超主任主持,全体教研室成员参会。
(图为线上活动开展)
首先,高超主任根据学校《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的相关研习要求进行了说明,同时重点描述新加坡科技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查尔斯特大学的教学特点和改革措施,并要求全体成员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所授课程进行了总结汇报。春季学期每位老师均采用线上博思平台+博思直播平台/腾讯会议直播+云班课/中国大学MOOC的混合式线上教学,以下是部分老师结合自己的课程分享的优秀的线上教学的经验和总结。
(图为高超主任进行发言)
高超老师结合编译原理课程的授课经验做法,强调学生灵活的自主学习与线上直播答疑为主要支撑,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后续还要进一步制定更为科学的课程项目,通过小组式研讨式课程教学最终要求学生提供一个可行的项目原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李月军教授围绕计算思维II(Java)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具体教学做法进行了分享,课程采用一个小型项目地址簿管理系统的实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后期要求完成自拟项目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并作为最终成绩评价的一部分,其教学方法也结合了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和查尔斯特大学的教学方法,后续也会进一步改进完善项目化教学方法,加强在线“主题”知识单元资源的建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程菲博士围绕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理论授课方法进行经验分享交流,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不易理解。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掌握知识点,课上采用随机抽取、抢答、讨论等形式形成师生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灵活的自主学习与线上直播答疑为主要支撑,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后续还要进一步制定更为科学的课程项目,通过小组式研讨式课程教学最终要求学生提供一个可行的项目原型,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程度。
此次活动通过对《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改革与发展总结文集》和《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的研习和春季学期线上教学的问题汇总、经验分享,对目前线上、线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后续也会结合MIT报告中基于项目树、知识树支撑的混合教育教学模式方案中具体的做法,开展课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